資料下載區
(相關新聞)校園空間金采獎揭曉 師生共同實踐夢想(108.10.5)
2019-03-12 發佈 石耀宇 臺北
為了使校園環境能夠永續經營發展,同時鼓勵充分運用教育資源,教育部國教署今(12)天在臺北國際藝術村舉辦「校園空間金采獎─ 2018校園空間活化再生大獎」頒獎典禮,表揚全臺努力實踐活化改造的學校,也期望能將這些經驗與故事推廣出去。
從2000年921大地震之後的校園重建,教育部開始推展「新校園運動」,後因應少子化的影響以及人口結構變遷等因素,如何有效讓校園閒置校舍轉型再利用,展現活化校園空間的理念成為重要課題,教育部與國教署也持續推動各項計畫,包括「永續校園」、「美感校園」及「特色校園」等,為校園空間帶來更多附加價值,強化第一線的教學現場資源。今年更首度舉辦校園金采獎徵選,同時分為「一般建築」、「開放或戶外」以及「歷史性空間」三種類別,希望讓所有學校都能共同參與校園活化的行列。
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也特別出席典禮,她表示校園是學生成長與學習的重要空間,充滿著許多美好回憶,校園空間活化也是師長及學生共同追逐夢想的實踐,不論是校長、主任、老師或同學們一起啟動夢想,像是創意遊具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發展,拒絕像過去一樣的罐頭式遊戲設施,這些都是夢想的開始。
教育部次長范巽綠說,在少子化的影響下,校園也開始具備分享的能量,加入社區、高齡、社福及文創等團體,成為共享的空間,在校園與社區的圖書館會有不同的世代加入,當阿公、阿嬤帶著孫子、孫女,然後還有父母以及很重要的年輕人回流,未來的臺灣校園將走向多世代共榮的空間,也期望大家繼續共同努力,實踐空間再生活化,讓校園都能一樣精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