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續校園各施作項目注意事項:
壹、 整體規定:
一、必需符合補助要點規定辦理,並以節能減碳、健康生態為目標。
二、學校請勿以「做工程」的心態,直接將本案交付廠商,致使校內師生無法參與計畫之學習,達成本案之目標。如環境永續生態循環主題中之各項目,可由師生參與部分設計與施工(採點工購料,請注意經費用途別之編列),亦即由永續校園計畫之經費提供一個平台,讓校內外其他資源(金錢,人力或軟體建設皆可)投注其中。
三、請各校仔細評估學校可達成的最終目標,避免中途不斷申請變更,以致公文往返延宕時間,導致無法如期完成。
四、建議縣市政府及整合案可採聯合招標作業,以免因金額太小,廠商無意願投標而無法順利招標。整合案可考慮同一設計單位設計,同性質之工程則可採聯合招標作業,以符合整合案之精神。
五、不補助落葉與廚餘堆肥、教學農園、資源回收再利用、生態(景觀)水池等項目,如將補助款執行這些項目,或納入其他補助項目中,本部將收回上述所用之經費。
六、不補助購買植物費用,請由他校、其他單位或林務局、農業局申請提供。如所需植物無法從免費來源取得,請附植物名稱、種類及數量清單並附上無法由其他單位取得之文件,向本部申請,經許可後方可採購。
七、不補助購買動物,含:節肢動物(含昆蟲)、環節動物、鳥類及兩棲(生)類費用,學校應營造自然棲地,讓生物自然遷徙。
八、執行項目需有申請主題之功能,如執行自然淨化水循環項目,需具有自然淨化水循環處理之功能。
九、施作雨水回收、透水舖面、改良積水、自然淨化水循環處理…..等等和水有關的計畫,學校均須提供「側面高程分布圖」,以便了解學校的地勢狀況,方便輔導團評估施的位置是否適當,是否能利用位能。
十、施作雨水回收或中水回收再利用項目,請學校先從氣象局的資料計算出降雨量、集水量及使用量,以便評估學校規劃水撲滿的量是否合理。
十一、 沒有整合案的基礎,建議申請個別案。
十二、 請依學校迫切需要改善的永續項目申請。
十一、計畫內容請詳實撰寫。
十二、計畫經費請核實編列。
十三、計畫請全校參與,以團隊分工的方式進行,切勿由校長或總務主任一人承擔,以免主管更替或出國而影響進度。
貳、各執行項目規定:
項次 |
項目 |
注意事項 |
補充說明 |
1. |
透水鋪面 |
1. 不可使用連鎖磚之硬舖面。除該區域有必要之使用目的,如學生活動、車輛通行....等需求,需經本部同意。且不可大面積施作。
2. 非行走步道及車輛需要,盡量以綠化方式處理之。
3. 儘量使用自然材料(草皮、碎石等)代替透水磚。
4. 需考量鋪面下方土壤之集排水功能與透水性。
5. 底層須有導洩水系統及相關設施。如建立洩水坡度、埋設導水管與側邊排水等。
6. 原有鋪面敲除後請再利用,達零廢棄物。
7. 原具有透水性機能之地表,不可再施作透水性舖面。
8. 級配可採用廢棄混凝土(打成碎塊後)或其他自然資材等再利用,以符合零廢棄及永續之目標與精神。
9. 透水性舖面材質及施作工法請詳細說明,並需經本部審查通過後,方可施作。 |
1.施作前務必與輔導團聯繫,安排現場訪視或其他方式檢視,並提供現場施工圖以供檢視,避免完工後無法查驗底層施作材料與工法。
2.學校應確實提出現場施作透水鋪面的照片、相關圖說、預算及施工圖說,請校方確實依正確的工法與圖說施作。
3.因透水性舖面易隨時間及使用特性而沉陷,尤其是停車場或車道。故請廠商應訂定完工後保修服務之辦法。 |
2. |
雨水中水再生利用 |
1. 雨水回收設計需清楚交代與既有建築之關係(如:建物載重、管線配置)、設置形式、地點與噸數。
2. 請注意水撲滿放置處位能、載重、及安全的問題。
3. 水撲滿宜採位能差,以重力方式供水。
4. 雨水過濾系統可簡化,降低日後設備管理成本與機制。
5. 若水質安全有顧慮,澆灌設計宜採漫流式取代噴灑式。
6. 加裝水錶檢測效益。
7. 集水天溝區若有落葉堆積或砂石阻塞之疑慮,請於設計時考量解決方案與擬定日後維護管理機制。
8. 回收設施應注重整體景觀與安全性。 |
如:雨撲滿可設置圍籬,避免雨撲滿內存水受直射日照或透光,材質選用儘量採不易毀損、透光、釋出有害物質等。並儘量能利用建築或基地高差位能。 |
3. |
自然淨化水循環 |
1. 無必要性或穩定水源不鼓勵施作。
2. 盡量利用自然方式施作,減少水泥使用,規劃設計時需注意後續維護操作的需求與方便。
3. 計畫內容需包含施作面積、施作地點現況、水源來源、水量、後續維護管理人員或團體、建議可以納入有經驗的環保團體。
4. 應確定須淨化之水源,如以廚房洗菜水、洗手台污水為優先。不可使用自來水及化糞池污水。
5. 可配合其他項目申請,如雨水回收水再利用。
6. 應決定淨化程度及相關設施並規劃淨化後的水源用途。
7. 所須使用之水生植物可向其他學校(具有水池)或社區索取。
8. 必需規劃有專責人員或團體負責後續的維護管理。 |
雨水之淨化無意義,而化糞池污水之處理規模非校園所能承擔。
例如:
a. 使用油水分離槽處理廚房污水後,再排入自然淨化系統。
例如灌溉用水、校內生態池補注用水。 |
4. |
再生能源應用 |
1. 確實做好施工前效益預估報告。
2. 設置再生能源效益不鼓勵使用蓄電池。
3. 設備後續維護管理機制與成本,請先考量之。
4.要求廠商提供該系統之完整之教育訓練及中文化操作指引手冊。
5.可結合多樣再生能源,如風力、光電結合或水力、光電結合,提升其再生能源使用價值,並能豐富教案內容。
6. 再生能源發電量應符合規劃的用電量,請提出估算方式。
7. 設置風力發電設備應注意當地風向、風速狀況、設立位置、是否產生噪音影響上課、原結構物是否可承載、及風力機之型式(如設置二組以上或整合案中不同學校,可採用水平軸、垂直軸之不同機型進行比較)等因素。 |
1. 建議於提案與施工前應依當地環境條件與使用需求,提出詳盡的效益評估報告,以提升再生能源施作效益。
2. 設施與技術應一併確實交接,避免完工後沒人會操作、使用,尤其是太陽能、風力發電設施。
3. 該項設施及技術存在相當之危險性,應備妥完整安全設施,並定期檢查。
4.學校及廠商應具體提出預估有效使用年限、維護計畫與成本分析。 |
5. |
節約能源設計 |
1. 施作節能項目,請提出整體性校園節能的規劃,這一年內學校所有可能節能方式(含不需經費可以達成的項目、策略)的規劃、量化,並提出預期成果,且將成果及數據呈現於期末報告。
2. 加裝電錶與水表,有效量化記錄提供 教學及成果展現。
3. 節約能源不只硬體設備,還需搭配操作者的「使用習慣」,設計時請加此列入考量,並加入環境教育中。 |
|
6. |
節水措施規劃 |
|
7. |
地表土壤改良 |
1. 可搭配多層生態綠化設計。
2. 需考量原有植栽生長存活率。
|
|
8. |
親和性圍籬 |
1. 本計劃不補助植栽、草皮之購置。植物來源儘量以非採購取得,亦可向其他學校或縣市苗圃索取。社區及學生家長亦可提供部分植栽。
2. 相關工程廢棄物請思考原地回收再利用之可能性。
3. 請多使用可回收材。
4. 圍籬高度建議降低至45公分以下,並種植植栽、設置座椅等提供休憩,增加親和性圍籬之使用性。
5. 應確實與社區互動,減少不必要的材料施做及浪費。
6. 可配合相關課程設計,提供師生參與機會。
|
1. 可補助運輸車輛與技術工之費用。
2.應視各校環境狀況選擇適當植物,避免造成植物生長不良之情事發生。 |
9. |
多層次生態綠化 |
1. 應確實達到多層次植栽及固碳功效。
2.請參考「親和性圍籬」1、3、6 |
同上 |
10. |
健康建材與自然素材 |
1. 不鼓勵木平台施做。
2. 鼓勵使用具當地特色之建材與回收材。
3. 目標為發展地方特色。建議多運用及配合具當地文化特色之建材,部分施工可採用師生或社區共同參與。
4. 不鼓勵過於裝飾性(非必要性)之設計。
5. 建議考量採用綠建材,或應提出相關健康建材、環保標章或綠標章證明。
6. 採用木料應慎重考量其使用年限及後續維護管理問題,勿採用具毒性或致癌可能之防腐藥劑或防腐技術。如有施作之必要,請廠商提供防腐使用藥物的證明(建議採取ACQ防腐技術以取代毒性較高的CCA防腐),並建議盡量設置於不要與人體直接接觸的地方,例如:圍籬,看板,木棧道等。
7. 應多利用校園廢棄建材,如老舊課桌椅及廢棄木窗框。 |
與社區做一整體性規劃,可提供更多的自然資材。 |
11. |
室內環境改善 |
遮陽與隔熱 |
1. 可調式遮陽板設計配合教學實驗調整最佳角度。
2. 斜屋頂需建立通風與散熱之窗口,以確保斜屋頂下方有熱空氣導流之功能,如此才具隔熱效果。
3.隔熱採屋頂花園方式,請注意漏水、排水、載重及建築法規的問題
4.遮陽項目請先做模擬,請輔導團提供以往遮陽執行良好案例。 |
|
照明 |
1. 設計適用之迴路控制,並配合適當教學。 |
|
|
其他 |
1. 舉凡發揮地方或校園特色之項目均可申請。
2.學校可多發揮創意,提出其他具永續理念之施作項目,並配合規劃相關教案,以鼓勵之精神與目的補助。 |
1. 許多學校為申請前列項目而進行牽強的規劃設計,不如發揮創意。
2.建議校方提供可由師生、社區共同參與的永續校園工程計畫,提升其教育意義。 |
檔案下載:永續校園施作項目設計通則.odt